当前位置:滚动 > >正文

天天新动态:闽人智慧丨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福建人究竟有多拼?

今天(3月21日)是春分


(相关资料图)

也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山能耕,水能耕

一分地

也能创造10分效益

天时地利都不占

福建人怎么拼出

“八闽粮仓”?

善于保护和创造的福建人

福建人均耕地虽然最少

却善于保护和创造

福建连续23年实现

耕地占补平衡

近日发布的

明确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加大力度推进耕地恢复等

十大主要工作任务

守好农民脚下的每一亩耕地

福建人拼了!

靠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1981年

谢华安院士培育出

水稻新品种“汕优63”

解决了一代杂交稻

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

从1986年到2001年

“汕优63”连续16

年全国种植面积第一

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0亿亩

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

2020年

谢华安院士团队选育的

优质水稻新品种“福香占”

也通过审定

先后在江西、湖南、安徽

引种备案

产量高、耐储藏

稻米品质优

福建人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了

全国每10粒杂交水稻种子

就有1粒来自福建建宁

“福建粮仓”浦城推广

“水稻+N”种植新技术

下好“稻鸭共作”

“稻虾共生”、“稻瓜轮作”

农业+生态这盘棋

智慧农业跑出“加速度”

福建人擅长种地

更擅长解放双手

各种新技术、新模式

涌向田间山头

还在海上又建造了一个

“福海粮仓”

20亿粒连江鲍鱼

正忙着分苗“安家”

成串的海蛎苗的在泉港的

“海上牧场”安营扎寨

霞浦的海参养殖基地

开始了新一季的忙碌……

春回大地

万象“耕”新

福建的收成

值得期待!

来源:海博TV、福建省农科院、浦城县融媒体

编辑:颜敏、王路遥

标签:

推荐阅读